搜索

婆媳相处,有3种“越界的爱”要当心,可别等出现问题才知道后悔

发表于 2025-04-05 01:53:01 来源:聚焦热点网

大家好,我是奶豆爸爸~婆媳之间,最怕的就是难以好好共处。试想想,作为连接两代人的关键角色,一旦水火不容,那后果有时不堪设想。轻则彼此嫌隙,口角不断;重则针锋相对,水火不容。到最后,眼泪与埋怨,便成了一个家庭里最常见的“佐料”,甚至会成为一个家庭“生存”或“毁灭”的导火索。就像我隔壁邻居,自从婆婆来带娃之后,婆媳之间纷争频发,隔三差五就能看到街道办上门调解的身影。然而,“清官难断家务事”,更何况还劝不住,到后来工作人员索性不管了,由着一家子折腾。直到有段日子,再没有出现什么争吵的声音,才知道,两口子离婚了,也让人唏嘘不已。其实,纵观所有的婆媳矛盾,“内因”大多都离不开两个字:越界。更可怕的是,很多时候,婆媳之间的一些“越界”的行为往往会打上“爱”的幌子。殊不知,婆媳之间产生摩擦,偏偏就是这种“越界的爱”催化的。所以,想要婆媳之间和谐相处、各得其所,那么生活中一定要当心3种“越界的爱”,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。01.第一种“越界的爱”:不把自己当外人网上有个热门话题:婆媳之间,如何规避矛盾?底下有个高赞回答是这样说的:从心理和行为层面,婆婆别把儿媳当亲闺女,儿媳也别把婆婆当亲妈。深以为然。很多时候,婆媳之间之所以心生嫌隙,大多都是没有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,从而在朝夕相处之中,以“亲妈”或者“亲女儿”自居。但实际上呢,在没有血缘关系的维系下,两个人从陌生到熟悉,全由“丈夫/儿子”这个角色来连接。想要实实在在的成为对方的“亲妈”或“亲闺女”,可能吗?答案一定是不行。也正因如此,我们有时就会发现一个深刻的道理:有些口不择言的话,冲着亲妈或亲闺女说的时候,无关痛痒,但要听在婆婆或儿媳的耳里,那就有可能变成“说者无心、听者有意”的误会。慢慢地,这种情绪上的不满或委屈,在内心深处渐渐堆砌,婆媳矛盾,也就水到渠成的产生了。因此,基于这样的现实问题,婆媳之间想要避免矛盾,就得戒掉这种“不把自己当外人”的越界的爱,保持“一碗汤的距离”。所谓“一碗汤的距离”,由一位学者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。最初说的是子女与父母之间,要有独处空间,但别距离太远,最好保持在给父母送一碗汤,但不会凉的范围。后来经过改良,目前这种距离,不单单指的是物理距离,还有心理距离。对应到婆媳身上,其实不管是婆婆,还是儿媳,都要对自己的角色有清晰的认知,长辈有边界,晚辈有规矩,双方你来我往,要有分寸感。02.第二种“越界的爱”:亲子依赖感太强,不独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种现象:很多时候,婆媳之间的相处本身是没有问题,但只要有第三方介入或不作为,就会慢慢搅和的鸡犬不宁。在这里,给大家举个典型的例子。我有一个朋友小熙,有次她跟老公商量好准备出去游玩一个星期。结果临出发前,小熙婆婆的腿摔伤了,住进了医院。小熙跟她老公赶忙去医院探望,当时就寻思着要不要取消出去玩的计划,留下来照顾婆婆。没成想小熙婆婆却非常通透开明,直言自己没多大事,能自己照顾自己,更何况还有老伴呢,就劝说小熙两口子该去玩就去玩。眼见如此,小熙就放心下来,按照原定计划出发。但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,刚出发玩第一天,就出现问题了。原来,隔壁床有个大妈,听见了小熙和婆婆的对话,在她走后,就在老太太耳边吹起了“小旋风”。说两个孩子既不懂事,也不孝顺,老娘都住院了,还有心思出去玩,等以后年纪大了,还不知道怎么对你呢……刚开始小熙的婆婆不以为意,但听多了,就真的入了心。等他们出去旅游回来,老太太像是变了一副样子,各种阴阳怪气,指桑骂槐。也就是从那时起,小熙和她婆婆的心里都埋下了疙瘩,到现在都还没能解开。其实,这个事儿,真的怪隔壁床的大妈吗?可能未必。但却能反映出来很多父母与儿女之间的问题,就是亲子关系的依赖感太强,而自己又缺乏独立意识和能力。到最后,就算是孩子组建了新的家庭,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会有非常紧密的“捆绑”联系,从而对一些事情就会产生错误的判断和主观印象。婆媳关系,也就会在这种情况下,遭受一轮又一轮的冲击。看起来是“爱的链接与维系”,但只要不够独立,越界而为之,那就让人觉得窒息。03.第三种“越界的爱”:爱掺和对方的事想先问问大家一个问题:公公婆婆与儿媳,到底算是一家人,还是两家人?如果实在搞不明白答案,咱们就先聊聊“责任划分”这个事情。比如说,在重大的问题面前,一旦出错,那么会不会主动帮对方平摊后果,承担责任?我想,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百分百的“会”的自信。就像之前我在网上看到过的一个例子:婆婆因为自己侄子的婚事没有着落,就跟儿媳说有合适的朋友可以帮着介绍。后来,这个儿媳就把自己的同事介绍给了婆婆的侄子,也最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、谁成想,两个人过了没多久,就闹起了离婚。这一下,这个儿媳就成了众矢之的。亲戚们上门讨要说法,公公婆婆在一旁帮腔,本来是好心,结果闹得这个儿媳里外不是人。其实,这就是典型的“责任边界”不清晰的结果。而之所以如此,就是过于感情用事,把自己的公婆真正的当成一家人了。但实际上,公婆与儿媳关系的维系,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丈夫/儿子这个角色。平日里可能同处一个屋檐下,相处状态也是一家人,但一旦出现问题,责任划分就会呈现的相当明确。所以,从这一点来说,无论是婆婆还是儿媳,都不要掺和对方的家事,或者一些重大决定。因为一旦出现问题,那就有可能会被扣上“手伸得太长、管的太宽”的帽子,导致婆媳关系出现疏离,甚至是冲突。其实,婆媳之间想要相处的好,其实很简单。总结起来就八个字:边界清晰,责任分明。不该自己管的事儿,绝不插手介入,该自己上场的时候,也绝不束手旁观。只要婆婆与儿媳之间,都能明白“能”与“不能”的界限,多一些包容,少一些埋怨,多一些分寸,少一些逾矩。那么婆媳,哪有相处不好的道理呢?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随机为您推荐
热门文章
文章排行
版权声明: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。

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婆媳相处,有3种“越界的爱”要当心,可别等出现问题才知道后悔,聚焦热点网   sitemap

回顶部